FACE
  陳章績廣東陽江人,生於1938年,1961年畢業於廣整合負債州美術學院並留校任教。1972年與嶺南畫派大師關山月獨女關怡結為夫婦。曾應邀為北京人民大會堂廣東廳、中南海、中國曆史博物館、中國軍事博物館、國家圖書館及我國駐聯合國代表團等處作畫。
  作為嶺南畫派代表性人物關山月的得意門生支票借款兼乘龍快婿,陳章績有著各種各樣“出風頭”的機會。然而,他卻保持低調——— 幾乎從不賣畫,也不辦大型個展。直至今年75歲,學生們才把他的作品推薦至中國美術館展覽。
  在藝術品市場日益繁華的今天,陳章績依舊認為,“閑來畫畫,是抒發感情,拿國家的工資,得為國家的需要而畫”。聽了丈夫一席話,妻子關怡笑得眉眼彎彎,“就喜燒烤歡他老實”。
  初識:班裡來了燒烤“臨時模特”
  昨日一早,南都記者與陳章績相約在關山月故居,在固態硬碟門口迎接的是關怡,關山月的獨女。一樓客廳不過10多平方米,卻擺放了許多關山月的照片和雕塑。陳章績架著方框眼鏡坐在客廳中央,遠遠看去,連關怡都覺得與父親有幾分神似。
  接受採訪時,關怡很自然地往丈夫身旁一靠。陳章績笑說,“剛剛認識她時,印象真的很不錯,學校的老師和同學都喜歡她”。1957年,陳章績考入武漢的中南美專(廣州美術學院前身),次年遷回廣州。當時,關山月是陳章績的老師,陳章績被選為班長,自然得到更多與關老接觸的機會。
  陳章績記得,有一回上素描課,模特沒有來,關老便把女兒關怡請到課堂上當“臨時模特”。眼前這個青澀的小學生,扎著馬尾辮、戴著紅領巾,擺出穿針引線的動作。所有學生都仔細觀察、摹描,陳章績就是其中一個。
  苦難:偷偷做飯給老師吃
  “文革”的日子,陳章績永遠也忘不了。1966年,他跟著當時已是廣美副院長的關山月外出工作回校。“一進校門,學生們就把老師踢倒,讓他跪下,剃了陰陽頭,集體進行批鬥,然後關進牛棚”。當時的陳章績覺得無法理解,“關老是我們的老師啊,怎麼能這樣”。
  1969年初,關山月與夫人李小平被放到三水的幹校進行勞動改造,陳章績也跟著去,被安排在不同的工作隊里。他得知,老師被安排負責看管一隻“崩鼻牛”,因繩子無法拴住牛鼻,牛根本不聽使喚。關山月每天很晚才把牛趕回牛棚,時間過了,飯堂不提供飯。
  “我乾脆在幹校偷偷給老師做飯吃”,陳章績回憶說。有天深夜,關怡的媽媽李小平得了急病,幹校離醫院很遠,陳章績就陪著師母走了一個多小時到鎮上看病。
  父母講述的這些細節,深深打動了在江蘇讀大學的關怡。此後,她和陳章績開始交往,並頻頻通信。關怡說,“患難見真情”是父親向她介紹陳章績時說的話。關怡還說,“媽媽也經常稱贊章績,說他為人老實,畫畫又好”。
  低調:藝術不因價格高低而變
  作為關山月的得意門生,陳章績的許多想法都受到關老影響。“老師從來不賣自己的畫,他把畫都捐給國家了”。目前,關山月的大部分作品都收藏在深圳的關山月美術館。
  “共有800多件套吧,如果按照市場價值,可能有幾十億元”,關怡說。如果她的丈夫“高調”些,把作品都放到市場上去,價值也不菲。
  但關怡說,正是因為父親不賣畫,其作品才得以完整保留,才能讓後人進行系統研究。陳章績十分認同,“藝術就在那裡,不會因為價格高低而改變”。
  為陳章績辦大型個人展覽的計劃,他的學生陳湘波已經進行了很多年,只是始終沒得到老師的首肯。直至今年,陳章績已經75歲,才終於被說服。
  在北京的中國美術館,當有普通觀眾豎起大拇指稱贊陳章績的作品時,站在一旁最開心的是關怡。陳章績笑說,畫家應該有一顆平凡的心,“要對得起國家、對得起學生,不要太爭名逐利”。
  採寫:南都記者 李曉瑛 實習生 王鳳霞
  攝影:實習生 宋福亮 南都記者 馬強  (原標題:關山月選婿 一早相中他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s87wsstj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